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時尚中國元素,呈現國風精髓精華,匯聚古風圖片素材大全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站] [新中式建筑圖片大全]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8)

時間:2019-07-14    來源:古風家    編輯:小沐    閱讀:次    手機瀏覽

  新中式植物造景

新中式植物選擇:

植物選擇枝桿修長、枝葉飄逸、花小色淡的種類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等,形成明凈而富有文化氣息的氛圍。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案例分析:

以萬科第五園為例,整個環(huán)境的植物配置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蜘蛛蘭等,營造寧靜、幽遠的景觀空間。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售樓部近處的竹與作為中景的雞蛋花結合遠景用規(guī)格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空間。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萬科書院內庭運用修剪整齊的連翹和飄逸的水石榕構成簡潔、現代的閱讀、休憩、觀賞空間。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水系與建筑連接處,用菖蒲、水蔥等水生植物軟化建筑與水面生硬的交接關系,同時豐富水中的倒影,大大擴大空間的景觀層次。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建筑之間相鄰只有6m左右,用竹子來打破建筑單純的立面,也對兩建筑的視線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同時起到分隔空間的效果。

論新中式建筑中的景觀手法,傳統(tǒng)藝術構造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追求更高層次精神需求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是現代生活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邂逅、碰撞的結晶。未來發(fā)展中,新中式在崇尚歷史、尊重文化原則下,還應當致力于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審美需求,從不同角度詮釋傳統(tǒng)與現代。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