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小河渠,流動的水還清澈見底,白發(fā)的阿婆套著袖套給老爺子洗換下的衣裳。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飛速發(fā)展,這里的村民卻始終走著自己的節(jié)奏,認真而生動地生活著,這也是俞曉所喜愛的樸素美麗的家鄉(xiāng)。
只是,歲月的侵蝕讓曾經(jīng)的記憶慢慢消退,家鄉(xiāng)的老宅們也在經(jīng)歷著頻臨毀滅的命運。
“如果我能做什么,讓家鄉(xiāng)的記憶能夠更好地保存就好了”,和俞曉有著一樣想法的是設計師聶劍平先生。
2014年,聶劍平先生來到了婺源,當他來到西沖村村口的時候,一座破敗的老宅讓他駐足不前。
這是一座有著200年歷史的老宅,附近與它年齡相仿的幾顆老樹還在茁壯生長著,殘垣斷壁的老建筑,卻被風雨磨得奄奄一息,就連村里的老人也只得道聲“可惜了這座房子”。
聶老師卻在看到老宅的一瞬間停下了腳步,“那一剎那,我突然感覺有點穿越,似乎回到了幾百年前”。
他想或許可以為老宅做些什么,而在這之前,他需要一個對婺源的歷史和建筑極為了解的人來幫助他。
通過婺源的旅游委,聶劍平找到了俞曉,和她說:“西沖村是一個好地方,到了傍晚你就能看到這宅子的地理位置有多好了。”
聶劍平老師在西沖村
晚霞在天邊如幻影般變化,西沖村被一片絢爛籠罩著,遠山近樹,全部倒映在村前的湖塘里,一葉扁舟漂過,美麗地像一幅靜謐地油畫。
“這么美,又這么好,我怎么舍得讓這里就這樣頹敗掉呢”,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俞曉像是明白了聶老師想要留住老宅的心意,她想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xiāng)的老宅做一點事情。
在婺源生活幾十年,俞曉最熟悉的就是婺源的古宅祠堂,大門高階,陡梯院落,徽派結構在她腦子里根深蒂固。
于是在改造的過程中她也和聶老師產(chǎn)生了很多的意見和爭執(zhí)。
“聶老師,古宅都這樣了還能再修繕嗎?”
“小俞,你看著吧,這宅子擱以前是塊寶地。”
用殘垣斷壁來形容這個老宅也毫不為過
“聶老師,哪有房間里開天窗啊,徽派建筑都是明堂暗室設計的。”
“小俞,老格局都是過去式啦,天窗是為了增加光源,哪兒有人喜歡住黑屋子啊。”
幸運地是,因為有著最后的一致的目標,在不斷地摩擦和溝通后,兩人最終達成了一致,既要將完整的徽派建筑的精髓修復如初,也要符合現(xiàn)代人的習慣,把居住體驗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