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東渡日本的學者學成歸來,欲打造一所宅院當做賀禮,恭祝父親七十大壽。主人對這間宅子寄予厚望,祝福住在里面的人,或德行卓越,或功名卓著,因此而取名“卓廬”。
但由于戰(zhàn)亂年久失修,“卓廬”已不復當年榮光。
那個夜晚,她做了一個夢,夢中是老街,牌坊,石拱門,宗祠,戲臺,吱呀的舊木門,梁枋,天井……隨著夢的思緒,穎穎再一次來到了卓廬。
一覺醒來,回味夢中的一切,穎穎覺得卓廬于她,不應該只是一場簡單的邂逅。
大家都說,為了家庭,為了兒子,也不要再去冒險了,守著安穩(wěn)的工作,陪著兒子長大就好。但是這一次,家人的勸阻,朋友的擔心都沒有擋住穎穎“留下當歸人”的那顆心。
看著身邊懵懂可愛的兒子,她想,勇敢去追求自己想過的那種生活,帶著兒子去看看城市以外的世界,才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吧。
于是,經(jīng)過一年多的洽談,跟進,穎穎終于如愿簽下了這個百年老宅。
穎穎的兒子
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那一點點情懷,穎穎辭去了高薪的銀行工作,離開了愛他的老公和安逸的窩,孤注一擲,到了松陽,以卓廬為伴,耗時兩年。
卓廬改造之初,穎穎尋覓了一位善于表現(xiàn)東方文化的設計師,幫助卓廬恢復它的舊時榮光。
“卓廬”主人因思念家人東渡回國,松陽自古又為產(chǎn)茶大縣,因此將東方之美的主題元素定為:家、溫暖、回歸、茶。
又因為希望入住這里的人感覺像是回到家一樣,所以卓廬的身上又多了若家的符號,“卓廬若家”便是它的新名字。
改造施工的過程的艱辛不必多說,一開始,穎穎一個人就承擔了多個角色,從財務,市場推廣,工地監(jiān)工,到項目的采購都是她一手包辦,跟以前的工作相比更是艱苦萬分。
苦和累,她都能承受,最讓她感到艱難的還是心血被推翻,面對資金短缺的無助。
去年臨近年底的時候,卓廬的改建已差不多完成,看著自己夢想中的四合院慢慢成型,穎穎心中充滿了期盼。然而最后卻因為卓廬的改造違背了古建筑原有的風韻而被要求拆除重造。
這個要求讓穎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也很想恢復保護古建筑,但是手上的錢已經(jīng)用完,拆除重建,至少還得六七十萬,這個坑要怎么填?
她沒有辦法和家人說,和支持她的朋友說,一個人偷偷躲起來哭了三天三夜,不斷地問自己接下去的路該怎么走?
事實是,自己挖的坑,哭著也得填完。